时间: 2025-03-04 00:04:15
本剂为褐色或琥珀色液体,具有强力的臭蛋味,普通工业产量比重1.28(15℃)。主要成份为多硫化钙,并含有多种硫化物和少量硫化钙。呈碱性反应,PH值在7.8左右遇酸易分解。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生成游离的硫磺及硫酸钙,特别在高温及日光照射下,易引起这种变化。
石硫合剂的配制方法最简单,一般果园的果农均能配制。要保正石硫合剂的配制质量,必须做到以下几项工作:
2、原料的配比及熬制:石硫合剂的熬制火力与时间对其质量关系很大,煮沸时间不足,则反应不完全,加热时间过久,或过于剧烈的搅拌,并不能促使石硫合剂的反应完成。反而因长时间的接触空气促进氧化作用,形成硫代硫酸钙,而使多硫化钙的含量降低,使药物的PH值有所改变(7.5以下中性)。因此一定要注意掌握熬制的方法。一般熬制方法有二种(A)配料比为生石灰1份、硫磺粉身碎骨份、水10份。配制顺序:先将生石灰在容器中加少量水化开(如在冬季或早春气温较低时溶化生石灰用温热水)成糊状,加入硫磺粉。均匀搅拌后再加足全部水量,煮沸40分钟左右,药液由淡黄色变成暗红色或深褐色时停火。有波美度表的当测20~24度时即可。这种方法在熬制过程中需要添加水。(B)配料比以煮药锅的大小来决定,如容量在100升以上的锅,引用石灰1份、硫磺2份、水15份的比率。如容量在50升以下的锅,用1:2:13的比率。先将生石灰化好加足水量,加热煮沸后徐徐加入硫磺粉,不断搅拌,使它混合均匀,继续加热,煮沸到20~24度,这种方法比第1种方法用水稍多,可省去添加蒸发水份的麻烦,因此可简化操作的流程和缩短煮制时间,大规模的配制尤为适宜。
1、石硫合剂杀菌力强,但也对植物易发生药害,特别是温度的影响很大。此外作物种类不同,对硫磺的敏感性强弱都有关系。桃、李、梅、梨、葡萄等果树对硫都比较敏感,使用时要注意。
3、使用石硫合剂后下次用药注意的品种和间隔时间,使用波尔多液需要间隔15~20天,使用含砷、铅和PH值7.5以下的药物需要间隔一周。
4、不能用铜器煮制和贮藏石硫合剂,原液贮存时必须密闭,最好液面加少量柴油,使液面和空气隔绝,降低氧化,延长保存时间。
6、硫磺对人的毒性很少,但硫磺蒸气和硫磺燃烧时,有几率发生的二氧化硫对人体有强烈的毒害作用。在空气中的浓度为0.006mg/升时开始感到有气味,空气浓度到0.06mg/升时,引起鼻内剧烈刺痛,打喷嚏和咳嗽,当空气中浓度达0.2mg/升时,停留30分钟会导致死亡。因此在熬制石硫合剂的地点选择上,注意避雨通风,避免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桃炭疽病,缩叶病,褐腐病,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穿孔病,流胶病,越冬代蚜虫、介壳虫及在树体上越冬的各种虫卵。
2、防治时间:石硫合剂中的主要药用成份为多种硫化物,桃树的叶片、花蕾和新梢对硫相当敏感,使用浓度过量和时间的掌握好,就要造成为害。因此在具体使用石硫合剂的时间上,不单纯依照季节来确定,而必须要按桃树生长的物候期来确定。当花苞待放,花苞顶部露红花5%左右。将药液稀释到布美5 °及时喷施。
石硫合剂已有180多年的历史,1821年开始用于防治梨的病害,1900年以后开始大范围的应用,我国在棉花小麦上的应用较为普遍,在桃树上普及使用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
石硫合剂具有杀虫和杀菌的效力。喷布于植物体上后,其中的多硫化钙在空气中氧、水和二氧化碳的影响而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形成硫磺微粒而起杀菌作用。它的效力比硫磺强大。同时,因为此制剂量碱性,有腐蚀昆虫表皮蜡质层的作用,故可杀灭介壳虫及其卵等腊质层较厚的害虫。石硫合剂在昆虫及病菌内不形成耐药性,且在植物上无残留。所以至今石硫合剂在植物防治上更是一种很重要的药物。
1、原料的选择:配制石硫合剂,石灰的品质好坏对石硫合剂的质量关系较大,应该要很好的挑选。好的石灰应该是分量轻,互相撞击时发生清脆声。差的石灰份量较重,其中往往夹着未烧透的石块,或者存放时间过长的石灰已变成消石灰,它的重量要比原来的生石灰,增加30%左右。如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种石灰配制,要相应增加用量。应比我们在买进石灰后没有及时配制石硫合剂的情况下一定要将买进的石灰准确过称记重,同时要用有尼龙内衬袋的蛇皮袋袋好将口扎好,最好能够降低石灰受潮,消化。当要配制时再将石灰过称,按石灰受潮后所增重的比率增加石灰配制量。